恆益

房企爆雷元年 南派房企北上的時代羣像

一些房企遭遇美元債危機的同時,沒有影響其他企業擴張的步伐。北京作爲全國化發展的必爭之地,引得新南派房企紛紛進京「趕考」。

碧桂園地產集團首次在銀行間市場申報註冊中票 規模50億元

12月1日,碧桂園計劃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註冊發行50億元中期票據,相關注冊申請已獲受理,進入預評環節。

高奢美學沙龍|2021御鑑理想生活

時光作序萬物迭新,循著過往的腳步,御湯山每一天都在煥然新生,在探索美好的路上從未止步,2021御湯山重新譜寫理想生活的模樣,「定製式」讓高級生活專屬,成爲理想生活的表達。

樓市裏的婚姻遊戲

當調控內容屢屢指向「假結婚」,這場蔓延十餘年的樓市婚姻遊戲,或許有望迎來大結局。

物企上市潮年底再迎高峯,「破發」成新關鍵詞

2020年掛牌上市的16家物企中 ,有8家出現開盤首日破發。

港交所擬提高上市門檻,中小房企衝刺最後一躍

在港交所門檻提高和 「三道紅線」的雙重預期壓力下,中小房企衝刺IPO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房企血拼雙十一:前海限量版宅地上新,「國家隊」拼單補貨

當紅、橙兩檔房企忙於降負債收縮投資時,綠檔房企正在逆勢補倉,積極擴儲。

武漢公積金新政落地 北漂一族回鄉置業延期

疫情後武漢樓市快速復甦,購房投資需求大量釋放同時,新房庫存亦連創新高。

多家房企分拆商業上市,物業股「神話」能否複製?

物業IPO的高光時刻還在延續,與住宅開發黏性極強的商業板塊也站在聚光燈下,等待資本審視。

網路巨擘進軍房產交易,成敗幾何?

「網路+房產」的碰撞,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也帶來變革的陣痛。

北京第5座「壹號院」上新! 融創香山壹號院歸心發佈

北京西山的每一處居所都自帶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光環。

機器人帶貨出圈,碧桂園打造房企多元化發展樣本

在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用餐,是什麼體驗?

物業競逐賽道崛起,誰的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中國物業行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一夜之間站在舞臺中間,接受資本考驗。

物業股持續走高 榮萬家構建大物業體系被看好

今年以來,多支物業股股價頻創新高,行業再度掀起分拆上市浪潮。風口之上,亦大浪淘沙。

職業經理人再掀轉會潮 跳槽準千億房企直面三道坎

今年1-5月地產圈已發生了324起高階主管人事變動,平均每天有2位高階主管轉會。

Wake up 深圳 | 樓市火爆背後,後浪正在喪失選擇權

當下深圳青年都是「禁慾式買房」,心裏都住著白月光,最後卻選了硃砂痣。

「產業」+「商業」雙輪驅動 平安加持下的華夏幸福尋找第二曲線

未來,華夏幸福將會在大型商辦綜合體、康養業務、輕資產管理以及科學社區四個領域發力。

Wake up地產人|在去與留的焦慮中尋找希望

地產人的冷暖去留,是房地產行業復甦最微觀的縮影。

首提以業績論英雄 招商蛇口能否重回前十?

從2005年跌出前十,作爲昔日「招保萬金」的領頭羊,招商蛇口已經在TOP10俱樂部門外徘徊了15年之久。

經紀店東求生記:用專業換流量,以技術反脆弱

居住市場處於消費網路和產業網路融合的前沿,從線下到線上的居住消費生態已經形成,率先切換賽道的就意味著搶佔先機。

Wake up 武漢樓市:有人摸底有人退場 房企「撿漏」補倉

甦醒後的武漢樓市,在經歷了至暗時刻後,看到了怎樣的光明?

對話當代置業張鵬:信任解決不了所有的事情

哪個是真實的張鵬?雙子星,極地版本的。

世茂、龍湖、華潤TOP10競逐,誰是年度莊家?

世茂、龍湖、華潤輪番坐莊NO.10,誰是年度莊家,是最後一個月的看點。

TOP5房企決戰年終榜 融創擠掉萬科是個「意外」

王健林在 「世紀大併購」中說過一句話:要麼恆大掉下來,要麼萬科掉下來,反正融創能擠掉一個。

恆益
房企重倉商業地產,購物中心如何突圍?

新城控股將旗下吾悅廣場細分四大業態,商業地產成爲其穩居行業第八的「現金奶牛」。

58同鎮聯合清華大學發佈零工經濟報告:90%零工是中青年 網路成零工集散地

隨著網路向下沉市場的滲透,也爲縣域居民帶來更豐富的零工就業機會,驅動當地的就業良性發展。

當房企遇上「最強大腦」 華夏幸福探索產業升級新思路

隨著華夏幸福在科技領域的深入,跨界合作尋求優勢互補的機會是開拓思路的最佳選擇。

以科技爲名 華夏幸福產業新城模式迭代

從PPP模式到產業大數據平臺,以科技爲名,華夏幸福17年產業新城營運商之路正在迭代升級。

都市新租客:獨居時代的集體主義者

一些年輕的都市新租客,需要相對的獨立與私密,又對自由的社交有絕對主權。

華夏幸福融資結構持續優化 產業新城PPP模式領跑未來

在整體規模呈現穩健成長的同時,華夏幸福這份財報裏還隱藏著一個讓同行稱羨的核心競爭力。

陽光城中報答卷裏的三大地產命題

陽光城的中報折射出當下房地產行業必將直面的三大命題:規模與負債、融資與投拓以及地產暴利時代遠去後的利潤率問題。

寫字樓如何成爲新中產階層資產配置的利器?

今年上半年,北京商辦物業整售成交繼續保持活躍態勢,累計成交已經突破200億元。無論是境外頂級PE還是境內企業,都潛伏在商辦物業市場伺機而動。

《財富》世界500強裏的碧桂園成長啓示錄:超級大象如何穿越週期?

自2017年首次入選《財富》世界500強以來,憑藉穩健的成長態勢,碧桂園排名一路攀升,從2017年的467名到2018年的353名,再到今年的177名,三年時間上升了290名次,也成爲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上升最快的企業。

港股IPO闖關背後的中小房企羣像

港股IPO闖關背後,折射出中小企業在房地產行業規模發展邏輯下的步履艱辛。

黃其森:千億泰禾的新 「規劃」

對於穿越危機的泰禾,黃其森有堅決的改變,有絕對的堅持。

「百馬」毛大慶:領跑優客工場

每一個42.195公里,路過風景,路過死亡,也路過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