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會議

哥本哈根:多極「新世界」的縮影

當世界銀行行長穿行在貝拉中心時,幾乎引不起人們的注意,而偏遠非洲國家的代表則吸引了衆多聚光燈。舊的世界格局似乎在這裏被徹底顛覆。

哥本哈根:成敗在此一刻

在明天的哥本哈根氣候峯會上,各國領導人將嘗試去完成一項以前從未完成過的任務:停止人爲二氧化碳排放的成長。1992年裏約會議未能做到這一點,1997年的京都會議也沒能做到。全球的目光將聚焦在這一次的衝刺。

大型郵政公司承諾10年減排20%

由行業協會國際郵政公司領頭促成,是首批在行業主要成員之間達成的減排協議之一。哥本哈根會議將討論推廣此類行業協議的途徑。

哥本哈根第一個不眠之夜

氣候組織大中華區政策與研究總監喻捷: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博弈的舞臺上,發展中國家間的矛盾終於公開。這個陣營不是鐵板一塊,已是無可迴避的事實了。

分析:中國「氣候牌」打得漂亮

中國出色地讓世界其它國家相信,中國對待氣候變化的態度十分認真。北京的政策如此成功,以至於美國綠色技術的擁護者警告說,中國將成爲主導者。

FT社評:氣候協議倒計時

由於我們這個星球上的風險無處轉移,因此針對氣候變化後果的唯一保險措施,就是要使它的發生變得充分不可能。 即將在哥本哈根召開的氣候變化峯會爲全世界帶來了機會。

FT社評:全球變暖懷疑論者不可信

隨著哥本哈根會議日益臨近,質疑全球共同對抗氣候變化的必要性的論調明顯增多,但政界人士不應爲此分心。懷疑論者不代表氣候研究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