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靈活就業者的社保政策不應被輿論驅動

劉遠舉:當交社保成爲一種道德上的義務,平臺都開始跟進,一些靈活就業崗位向全職化演變,就業容納量就會下降。

2025年2月,京東宣佈將逐步實現全職騎手「五險一金」全覆蓋,所有京東外賣全職騎手五險一金的單位及個人繳納部分將全部由企業承擔,成爲行業首個「全包」平臺。這意味著一名月薪7000元的騎手,實際到手工資與未繳納社保時持平。作爲外賣行業的新入局者,這是京東重構市場格局的破局之舉,帶動了行業趨勢,美團、餓了麼也隨後跟進。

外賣平臺推進社保,可以視爲網路向其他行業外溢紅利,是中國人均收入提升,經濟發展的一個途徑。但是,交社保與發更多的錢給騎手並不完全一樣。這種不一樣,構成了紅利外溢的結構。

這裏所謂的結構性,簡單地說,是怎麼把紅利給到騎手,是提高工資,還是交社保。比如,華東師範大學調查顯示,超30%上海騎手月收入低於當地社保基數下限(7384元/月),若自行繳納社保,這意味著不論是對平臺還是對個人而言,月收入不到 7000 元的騎手繳納社保所需的金額佔實際收入的比重比法定繳費比例還要高。這實際上,是把本可以給騎手的,都以社保形式給了騎手。

您已閱讀12%(420字),剩餘88%(31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遠觀近思

劉遠舉,重慶人,先學理工科再學經濟學,從事過諮詢行業,現爲自由撰稿人。關注時政、財經、科技,旨在探尋現象背後的事實與公正。文風理性、客觀,且用人性的溫度替換虛僞的中立。微網誌ID@劉遠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