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024年度報告

盤點2024年中德經貿關係(一):動搖

張冬方:中德經貿關係在經歷了長久的蜜月期之後,進入了動搖的階段。更關鍵的問題是,此階段是旁支末節,還是趨勢,甚至成爲主流?

2024年,對中德貿易關係的討論經歷了從陳述句到一連串疑問句的過程:「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將保持在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嗎」,「美國取代中國成爲德國最重要貿易伙伴意味著什麼」,「連存在感之低如波蘭都超越中國成爲德國更重要的出口目的國,中德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些從陳述句代表的肯定到疑問句代表的懷疑的轉換,發生是在德國已確定對華「去風險」基調,對脫鉤斷鏈的情景討論熱情不減,以及德國經濟持續萎靡的大背景下。

今年2月,德國聯邦統計局在發佈中德貿易數據時,強調了中國在德國最重要貿易伙伴位置上的微妙變化。2023年,中國連續第八年成爲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不過,自華進口和對華出口均發生了下降,前者降幅大於後者。2023這一年,德國與中國之間的貨物貿易同比減少15.5%,而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則同比增加1.1%。德國聯邦統計局3月更新的數據表明,在德國貿易伙伴重要程度排名中,排名首位的中國以2541億歐元的貿易額比與居其次的美國多出15億歐元。

德國工商大會(DIHK)外貿事務負責人特萊爾也對媒體做出了中美與德國貿易數據上的此消彼長做出了預測。據路透社2月報導,特萊爾表示,最晚不晚於2025年,美國將取代中國,成爲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您已閱讀23%(525字),剩餘77%(17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米國薯國

薯國,愛喫馬鈴薯的德國;米國,愛喫大米的中國。本專欄聚焦於與中國比較下的德國和歐洲,尤其是德國和歐盟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數據保護、反壟斷等監管政策 。在數字經濟監管領域,歐盟是先行者。作者張冬方,資深媒體人,做過雜誌,幹過電視,做過人物訪談記者,幹過生活類編輯。近十年來紮根德國,觀察和報導德國社會和政治熱點,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