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唯一不變的,大概就是變化。
無論宏觀還是微觀,不確定性蔓延、確定性喪失是主要旋律;在「上帝死了」之後,人工智慧興起,不少人的工作面臨重塑甚至取締。中產的興起以職業和專業作爲根基,但今天不少中產都面臨個人職業和家庭階層的潰敗,甚至有淪爲軟階層的擔憂。時代變了,選個好專業鎖定職業生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無需裸辭就會發現,人生本身就是曠野。
在這樣的年代,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很多事,對工作尤其如此。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重新看待工作?「職業規劃」這個詞,也許正在過時,可能需要重新讓步給更樸實無華的「工作」:因爲理性的有限性意味著我們無法真正看到未來,規劃也無從談起,而工作始終是我們的身份標籤,也是自我發現的一環。知識工作者陽志平在《工作的心智》一書中就指出,前者假設能更輕易地看到未來,強調對未來的規劃,而後者則注重當下,擁抱不確定,注重「可能的我」。
您已閱讀14%(374字),剩餘86%(23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