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比亞迪

比亞迪在歐洲「被看見」的機會來了?

張冬方:通過贊助足球賽事當然解決不了關稅問題和由此帶來的成本問題。但是,足球不僅僅是關於足球的競賽,也是關於眼球的爭奪賽。

當地時間6月14日,歐洲盃在德國慕尼黑拉開帷幕,來自中國的比亞迪是其官方合作伙伴之一。

從德國人的視角來看,比亞迪不僅成爲2024歐洲盃官方出行合作伙伴,更是取代福斯集團成爲歐洲盃合作伙伴。今年年初,當該訊息被公佈時,德國媒體報導的標題幾乎爲清一色的「比亞迪取代大眾,成爲歐洲盃合作伙伴」。需要提到的一個背景是,包括福斯集團在內的德國汽車製造商長年以來一直作爲足球賽事的贊助商和合作夥伴,而足球是德國和歐洲最讓人瘋狂的體育運動,沒有之一,如此好的行銷機會豈能錯過?上次歐洲盃開幕式上,一輛迷你體量的大眾車在萬衆矚目下將足球運往草坪,算是大眾電動車型ID系列的一場高調亮相。

據德媒報導,福斯集團甚至都沒有爭取成爲歐洲盃合作伙伴的機會。歐足聯對德國汽車製造商們的毫無興趣也感到喫驚。德國汽車製造商的缺席讓人不得不發問,中國汽車在歐洲大陸的競爭對手已經如此力不從心了嗎?到底是缺錢,還是缺信心?

您已閱讀18%(393字),剩餘82%(17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米國薯國

薯國,愛喫馬鈴薯的德國;米國,愛喫大米的中國。本專欄聚焦於與中國比較下的德國和歐洲,尤其是德國和歐盟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數據保護、反壟斷等監管政策 。在數字經濟監管領域,歐盟是先行者。作者張冬方,資深媒體人,做過雜誌,幹過電視,做過人物訪談記者,幹過生活類編輯。近十年來紮根德國,觀察和報導德國社會和政治熱點,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