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視野
歐盟碳邊境稅與全球貿易碎片化

對進口的鋼材等碳密集型商品徵碳邊境稅或許有助於限制碳排放,但生產商警告稱,碳邊境稅可能極大地改變全球貿易流動。

去年11月,在臨近上海的製造業重鎮嘉興,400名鋼鐵業高階主管和工程師聚在一起開會,以解決一項艱鉅的任務:讓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擺脫對燃煤高爐的依賴。

這個問題具有強烈的政治緊迫性。中國政府正努力使這個嚴重依賴煤炭的行業儘快脫碳——否則,隨著設立了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的國家將目光投向其他地方,中國將面臨失去主導地位的風險。

中國困境的根源可追溯到歐洲。作爲中國主要出口市場之一的歐盟在全球率先出臺碳邊境稅,徵稅對象爲碳密集型進口商品,包括水泥、鐵、鋁、化肥、電力、氫,當然還有鋼材。該稅將於2026年正式徵收,但過渡期已經開始。

您已閱讀5%(260字),剩餘95%(54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