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心理健康

厭學,是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章揚清:因爲「厭學」來諮詢室的中國孩子,遠遠多於他們世界各地的同齡人。厭學絕對是孩子應對中國父母的殺手鐧,父母無計可施,纔會敲開心理諮詢室的門。

開學後到現在這段時間,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師們感到身上的擔子又重了起來。尤其是十一假期過後,原本還勉強支撐著去學校的孩子經歷長假後,返校遇到了更大的困難。小來訪們對去學校感到害怕,或者就是各種軀體症狀,比如頭疼肚子疼,哪兒都不舒服,但是去醫院檢查卻沒有問題。

在和國外同行的交流中,發現因爲「厭學」來諮詢室的中國孩子,遠遠多於他們世界各地的同齡人。更具體地說,孩子厭學絕對是對中國父母的殺手鐧,直到這時,父母無計可施萬般無奈,纔會敲開心理諮詢室的門。

「只要還能去學校,就沒什麼大問題。」

您已閱讀7%(241字),剩餘93%(33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