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6日,聯合國開始了爲期一週的會議。主題爲「重建信任,重振團結:加緊行動,落實《2030年議程》及其可持續發展目標,爲所有人推進和平、繁榮、進步和可持續性」。這聽起來非常美好,令人嚮往,但具有烏托邦色彩。
自從中國在金磚會議成功擴展了6個成員國,南方國家向西方世界要求平等的步伐似乎就突然上了臺階。一直習慣於聽令的南方國家,因爲有了帶頭人,氣候開始形成,突然有了表達自己的勇氣和動力。本次聯合國會議就是一個西方與南方國家難以團結的縮影。換言之,從前美國主導的世界,現在出現了兩大派系以及急需兩邊討好的烏克蘭。聯合國難以團結。
當前國際間的信任與團結,是冷戰結束以來的低點。曾任法國駐聯合國大使的前外交官熱拉爾•阿羅(Gérard Araud)說:「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多邊主義受到嚴重損害。安理會領導人的缺席是聯合國無能爲力的又一個徵兆,但不是唯一的徵兆,這是烏克蘭戰爭和中美之間的競爭造成的。」在俄烏戰爭的站位中,南方國家不約而同選擇中立,等於自動站到西方對面。而中國與印度已經藉機而上,分別借金磚和G20會議展示了自己成爲南方國家的領頭人的實力——中國的實力在於其第二大經濟體地位;而印度的優勢是連接西方與南方的橋樑,因爲兩邊都說得上話。
您已閱讀25%(528字),剩餘75%(15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