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斷捨離

我的一次斷捨離

張樂愚:我發現如果只是將斷捨離理解爲一個「扔」的過程,則註定會以失敗告終。捨棄的難點在於,因爲害怕失去而啓動的防禦機制。

心物一體,物品即人的延伸。不久前,一次搬家前的物品斷捨離和空間整理,讓我深有體會,整理物品即是整理人心。

搬家前,我把自己堆積如山的衣服全部扔到客廳的地板上,望著那堆成小山的一年四季的衣服,陷入一種無力感,有些只穿過一兩次就丟在衣櫃的角落裏,以至於已經忘記還有它們的存在。除了衣服,還有永遠用不完的各種護膚品,有的面霜打開之後就任由他們放在架子上過期了,有些書一直放在書架上還沒有來得及拆封,七零八落散落在家裏各個角落。

消費的精緻與消耗的能量

您已閱讀9%(220字),剩餘91%(21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樂於觀察

作者張樂愚,在社會規訓下成長,手握專業主義歷經12年的外企與網路職場生涯,見證行業週期的起落興衰。 通過職業升級打怪,得以窺見一線城市人們的職場生活。 一直努力成爲一個熱愛思考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寬容的人。 儘管各種媒介層出不窮,但始終相信文字的力量。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