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35歲之後的人生

一位獨立製片人和她行走的1300公里

張樂愚:巴道說,一個人上路,只有自己與環境,人也會變得更敏感。感受周遭的各種新奇細節,孤獨也隨之消融了。

「人生即遍路」-日本的四國遍路上,隨處可見的的石碑上刻著這句話,這是日本著名俳句詩人種田山頭火在完成四國遍路行走之後留下的名言。

日本四國遍路起初是佛教高僧空海大師在1200年前在四國88個聖地修行走過的路。如今無論國籍和信仰,四國遍路成爲了任何人都可以開啓向內探索的行走之路,這是一種身體具有挑戰性且堅忍的方式。

去年的8月,巴道獨自一人上路,戴一個尖尖的竹斗笠,拿著一根手杖(這是遍路者的標配),每天要走大約25公里,運動計步平均在4萬步,磨平了一雙全新的跑鞋,用了兩個月零三天的時間,完成日本四國遍路1300公里徒步。她不是佛教徒,走遍路只是多年前別人無意當中的一句話在心裏種下的種子在去年開出了花。

您已閱讀8%(301字),剩餘92%(36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樂於觀察

作者張樂愚,在社會規訓下成長,手握專業主義歷經12年的外企與網路職場生涯,見證行業週期的起落興衰。 通過職業升級打怪,得以窺見一線城市人們的職場生活。 一直努力成爲一個熱愛思考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寬容的人。 儘管各種媒介層出不窮,但始終相信文字的力量。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