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35歲之後的人生

和一位資深行銷人聊聊「乙方人生」和「職場盛年」

張樂愚:在廣告業打拼了十多年的劉菲菲認爲,年齡成長並不等於競爭力的衰退,而是意味著信任與經驗的漸入佳境。

麥肯錫的創辦人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公司:我們沒有顧客(customer),我們只有客戶(client)。我們不屬於哪個行業 (industry),我們自成一個專業(profession)。我們沒有員工,我們只有擁有個人尊嚴的公司成員和同事。我們不是一個普通的企業,我們是一家專業公司。

在國內,與之類似的專業公司還有廣告公司、律所以及會計師事務所,他們以提供專業服務而著稱。 從業者們習慣性地將提供服務一方稱爲乙方,付錢的一方在合同中填寫爲甲方,儘管在法律中雙方地位對等。

最好的甲乙方的關係是什麼樣的?劉菲菲在乙方工作了17年後,告訴我這和一段高質量的婚姻沒什麼差異。假如人有「天命工作」的話,那劉菲菲應該是我見過的人當中篤定地找到了屬於自己「天命工作」的人。她的履歷看上去平步青雲,而且簡單純粹。

您已閱讀13%(347字),剩餘87%(23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樂於觀察

作者張樂愚,在社會規訓下成長,手握專業主義歷經12年的外企與網路職場生涯,見證行業週期的起落興衰。 通過職業升級打怪,得以窺見一線城市人們的職場生活。 一直努力成爲一個熱愛思考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寬容的人。 儘管各種媒介層出不窮,但始終相信文字的力量。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