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韓暘這位從業20年的獵頭專家討論「35歲現象」的時候,我們談論的主題變成了一個極度龐雜的問題。宏觀與微觀,組織和個體,太多領域,各種不同職業的細分,具體到不同人的發展階段,還要對比不同的時代背景……每每聊到一個關鍵詞,我不得不反覆去做定義和區分,給話題加上一個又一個前提。
然而儘管千頭萬緒,在和韓暘的聊天的過程中,對於「紅後定律」的感知多次被加深。「以你現在的速度向前跑,一段時間後你只能逗留在原地。如果要抵達另一個地方,必須以雙倍於現在的速度奔跑。」我們這代人註定要面臨的不是奔跑,而是要以多快的姿態奔跑。
用一個年齡數字去定義一個人的職業競爭力,是將人物化爲工具的表現。這在韓暘所在獵頭行業尤爲明顯,一份份簡歷被打上標籤,推向市場,待價而沽。光景好的日子,候選人和企業HR兩端都十分活躍,這也讓韓暘所帶領的團隊實現著每年兩位數的業績成長。
您已閱讀11%(371字),剩餘89%(29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