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通膨

英格蘭生活日常:通膨趨緩,壓力難降

張璐詩:緩和感開始體現在英倫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就此期待物價不再揪心,還爲時尚早。

中國農曆大暑這一天,我在倫敦18攝氏度的瑟瑟風中套上薄毛衣,想起去年此時,英格蘭曾迎來40度的熱浪。今年夏季,歐洲大陸許多地方依然在高溫的水深火熱之中,新近更有希臘野火蔓延導致數千遊客被迫撤離。但是在倫敦,除了6月有過不尋常的連日高溫晴天以來,最近天氣都持續遊離在典型的英倫涼夏之中,雨天也不少。

半年前的「限水令」似乎已經很遙遠,我家自打今年春耕以來,蔬菜長勢頗好,想起去年夏天一批批劍蘭、月季總是在被曬焦的邊緣,看著眼前花園中滋潤的衆植物,有點疑心那不是真的。

夏季以來,這種緩和感也體現在英倫生活的各個方面。今年2月超市限購,西紅柿、黃瓜、生菜短缺的情形,已經由各超市競相爲菜品減價所代替。路邊加油站顯示的柴油價格,近半年以來已從去年最高點的1.99鎊降到了當前的1.46鎊左右,已低於世界各地平均柴油價格1.51鎊。

您已閱讀15%(360字),剩餘85%(20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過路詩篇

張璐詩(Lucy Cheung),常駐倫敦資深媒體人,職業音樂人,旅居北京、希臘多年。專注音樂產業、文藝思潮與美食文化,視野遍及全球。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