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成本佔了電動汽車價格的大頭。鋰是其中的要素。但供應問題推高了這種關鍵原料不穩定的價格。
這促使製造商和投資者尋覓更便宜的替代品,他們現在看上了納。這種元素具有與鋰相似的化學性質,因此可用於電池。從地質學上說,納的儲量更爲豐富,因此採掘成本更低。
從2021年初至2022年底,碳酸鋰價格上漲了13倍,今年以來則回吐了四分之三的漲幅。這種金屬仍佔鋰離子電池成本的40%左右。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們表示,如果鋰價再次翻番,這一佔比將上升至70%。
您已閱讀28%(229字),剩餘72%(6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