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華爾街會再一次撞向冰山嗎?

陳志龍:從泡沫史看,低利率下的貨幣擴張和信貸堆積不少見。如不能阻斷風險傳播鏈條,金融加速器機制發揮作用,系統性風險機率或會加大。

當地時間5月1日,美國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局(DFPI)表示,監管機構已接管第一共和銀行(編者注:又譯「第一信託銀行」),這是兩個月內倒閉的第三家美國大型銀行。受此訊息影響,第一共和銀行股價盤前一度暴跌超50%,目前已盤前停牌,股價跌近46%。其年內累計跌幅已超97%。

在勉強支撐了兩個月後,風雨飄搖的美國第一共和銀行終究還是沒能逃脫倒閉並被接管收購的命運……美國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週一表示,監管機構已接管了第一共和銀行,這是本輪美國銀行業危機中第四家倒下的銀行,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的破產銀行。這標誌着長期通過高槓杆、依賴廉價的短期拆借資金投向長期項目以賺取鉅額利潤的商業模式的終結。

華爾街所有針對大型金融機構的接管行動都是在祕密進行的。次貸危機爆發前,抵押貸款「雙雄」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槓桿大約是75:1。那意味著樓市如果停止上漲,其資產價格很小的損失(理論上按盯盤價格只要產生1.4%的損失)就會使「兩房」陷人不抵的境地,這是一場創世紀的死亡遊戲。當這一切真的發生時,所有人都迎入了噩夢時分。「兩房」高層都從政府和國會的旋轉門出去的,他們與國會關係密切,大量的競選資金來自以「兩房」爲代表的華爾街之狼,但是他們「玩火」的終局還是玩完。9月初秋的那個淒涼的秋天,鮑爾森只是拿了一份兩頁紙的機密文件,在指定時間悄悄來到白宮,特勤人員把他一個人送入地下的戰況彙報室,螢幕上出現了正在度假中的總統影像。鮑爾森作了一次簡短的祕密彙報,表示財政部的一個工作小組已經在待命,「必須像軍事行動一樣快速精確地接管它們。」爲避免金融動盪和恐慌,鮑爾森保證說:「總統先生,我們的動作會非常迅速,我們會讓他們措手不及。我們會選擇一個週末的收盤時間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行動,他們聽到的第一個聲音將會是自己的頭撞在地上的聲音。」他的計劃立即得到了總統批准,「行動吧,牛仔」。2008年9月7日,聯邦政府宣佈託管房利美和房地美,那聽起來近乎瘋狂的「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再度發生」。

您已閱讀18%(838字),剩餘82%(37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