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報告

展望2023:超額儲蓄能提振消費嗎?

梁巖:股市、房價下跌、理財暴雷等因素,居民資產負債表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僅僅因爲存款高增就會增加消費的結論,難以得到理論和實證數據的支持。

疫情期間,中國居民部門持有的銀行存款出現了超趨勢的上升。伴隨著「動態清零」政策的退出和疫情影響的淡化,這些超出疫情前趨勢預測的儲蓄(即超額儲蓄),能否支持2023年的消費復甦,成爲了一些投資者所關注的重點。筆者的研究表明居民的消費是收入和財富的函數,但是並不是儲蓄的函數;在疫情期間居民資產負債表整體受損的情況下,單純依據超額儲蓄判斷2023年中國居民消費會超預期恐怕難以成立。實際上,爲了推動中國經濟儘快向潛在經濟增速回歸,更強有力、且設計精細的財政刺激亟待推出。

超額儲蓄從哪裏來?

筆者使用每年居民新增存款與新增貸款之差作爲淨儲蓄的代理指標。以2019年居民淨儲蓄增加2.3兆作爲基準,筆者估計,疫情三年間中國居民部門共累積了12.6兆元的「超額儲蓄」——超越趨勢水準的儲蓄。居民部門超額儲蓄增加的源頭,可以大致分爲如下幾個方面:

您已閱讀16%(368字),剩餘84%(19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