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諾貝兒文學獎在10月初公佈,不久前,我在斯德哥爾摩約訪了諾貝兒文學獎的評選機構瑞典學院(Svenska Akademien)的常任祕書長(Permanent Secretary)馬茲•馬爾姆(Mats Malm)。
這是我第三次拜訪瑞典學院。第一次是2015年來此見瑞典學院前任常任祕書長霍拉斯•恩格道爾(Horace Engdahl)。同一年夏天,我再次到訪,拜訪新上任成爲瑞典學院史上首位女性常任祕書長的薩拉•丹紐斯(Sara Danius)。記得在丹紐斯當時的辦公室裏,還擺著1786年創辦瑞典學院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贈送的古鐘,在我們的交談間,每隔半小時古鐘就會敲起響亮的金屬聲。後來薩拉在2018年的瑞典學院院士醜聞風波之中請辭,不久因病離世。2018年諾貝兒文學獎也因風波而停辦了一屆。時任哥特堡大學比較文學教授的馬茲•馬爾姆在同一年被選入瑞典學院,並於2019年成爲新任常任祕書長。常任祕書長的角色是每年10月負責頒布諾獎得主,並作爲瑞典學院唯一發言人接受媒體採訪,他也自動成爲諾貝兒文學獎委員會的5位核心成員之一。這個核心小組內每一位成員的個人趣味,都直接影響到每年諾獎的評選結果。
2018年瑞典學院的風波,曾催生過一個吸納了由學院外成員擔任評委成員的諾獎委員會。不過,在評選了2019、2020兩屆諾獎後,2021年諾貝兒文學獎的評選又恢復到了由瑞典學院院士擔任核心評委的傳統。
您已閱讀12%(601字),剩餘88%(45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