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兒文學獎

安妮•埃爾諾:「只有我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崔瑩:這位諾貝兒文學獎新晉得主的寫作動力,來自於一種見證「存在感」的衝動。爲此她會嚴苛地剖析自己和過去,爲寫作掙扎,同時全力以赴。

我是在大約一年前「認識」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的。當時,在看2021年10月的一期《倫敦書評》,偶然讀到關於安妮•埃爾諾作品的簡介,一下子喜歡上了她。她的小說《一個男人的位置》(La Place)出版於1986年,這本懷念父親的書講述了最平淡也最刻骨的親情。父親去世後,我一直都想寫一本關於他的書,卻一直苦於無從下手。埃爾諾的作品,讓我的眼前一亮。然而,我也被她的話「嚇」到了,在寫完關於母親的著作《一個女人的故事》(Une femme)後,她表示:「一本書的出版意味著母親真地去世了,因爲當我在寫作的時候,同時再次經歷著母親活著時我們共渡的時間,共處的地點。」

埃爾諾所說的話同她的文字一樣,簡單平白,卻充滿了強大的力量。已經很久沒有讀到這麼直擊人心的文字,因此對她獲得今年的諾貝兒文學獎毫不意外。

1

您已閱讀7%(363字),剩餘93%(46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