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勒國際攝影節(Les Rencontre d’Arles)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攝影節之一,從1970年開始,每年夏天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舉行。今年攝影節的主題是「可見或不可,夏天的啓示」(Visible or Invisible, A Summer Revealed) ,意在發現攝影這種媒介對於人們的啓迪,以及攝影師和使用這一媒介的藝術家們如何通過作品提醒人們去思考、審視那些既不想聽到、也不想看到的事物。
本屆攝影節設有20多個展區,分散在阿爾勒的大街小巷,衛星展甚至延申到尼姆、亞維農等附近的城鎮。展覽的內容相當豐富,有記錄女權運動的影像作品,也有嘗試突破攝影界限的實驗性創作。除了大師回顧展之外,還吸引了不少新秀作者的參與,伊朗藝術家阿拉什•哈納伊(Arash Hanaei)和策展人莫拉德•蒙塔扎米(Morad Montazami)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在阿爾勒著名地標聖託菲姆教堂 (Saint-Trophime d'Arles)內以「郊區幽靈學」(Suburban Hauntology)爲標題,展出了錄像、數位繪圖以及全息圖等作品,希望以此探討如下議題:年久失修的社會住房,能否在元宇宙中重拾煥新的活力?而元宇宙又能否幫助上世紀的建築師,延續烏托邦建築的夢想?
兩人也是本屆BMW藝術創客(BMW Art Makers)項目的獲獎者。有別於大部分的藝術獎項,BMW藝術創客需要藝術家與策展人共同闡述並完成作品。「郊區幽靈學」借用了已故英國哲學家和文化評論家馬克•費舍爾(Mark Fisher)所提出的「幽靈學」(Hauntology)概念。費舍爾從2005年開始在部落格文章中提及幽靈學,主張在21世紀的前十年間,由於人們對流行文化的懷舊情緒,過去的歷史仍像幽靈般纏繞、影響著現在的生活。對此費舍爾悲觀地認爲,在這種情況下,時代的腳步雖然仍在繼續,但時間卻以某種方式停止了。人們被困在某種情境框架內,重要的文化運動及發展不再產生,「未來」正被緩慢地消解,「未來」也將無法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