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重啓與升級

別了,傭人經濟

奧康納:隨叫隨到的「按需」服務可能使人們感到富有,但該模式目前正陷於困境,最大的問題是資金枯竭。

起初,你只需按一個按鈕,Uber(Uber)司機就會來到你家門口。而現在,按下按鈕,還會有人給你帶來一包餅乾和一些布洛芬止疼藥。

剛興起的大量閃送應用的吸引力顯而易見,它們承諾會在10分鐘內將各類雜貨送到顧客手中。該行業的一名投資者就是因爲在訂購了一些開心果和一罐可樂後,七分鐘內就收到了貨,才被其籠絡。

讓人隨叫隨到並不是什麼新想法。在英國或其他類似的國家,富裕家庭僱傭僕從曾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1907年出版的《比頓夫人的家庭管理書》(Mrs Beeton’s Book of Household Management)中寫道,一個年收入1000英鎊的家庭應該僱傭2到3個傭人,而即使一個年收入200英鎊的家庭也應該僱一個「幹粗活的年輕女孩」。在一些高度不平等的國家,如印度,富裕家庭現在依然有傭人。

您已閱讀22%(348字),剩餘78%(12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