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央行:「平衡木」不易走

朱寧:大規模放寬貨幣政策可能會實現提振短期成長的目標,但也可能導致股市和樓市泡沫膨脹。

本文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金融學教授

全球金融市場最近出現波動,其部分原因在於市場不確定美國和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政策方向。儘管通膨可能是美聯準(Fed)面臨的最艱鉅挑戰,但成長已成爲中國央行(PBoC)考慮的重點。

雖然「穩定」是2022年中國經濟政策的關鍵詞,但令一些投資者感到意外的是,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沒有他們原本希望的那麼積極。隨著中國多個城市爲遏制Omicron疫情蔓延而採取不同程度的封鎖措施,這種情緒變得更加強烈。

您已閱讀17%(226字),剩餘83%(10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