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

尋味全球家常菜

發現和學習不同飲食文化中的家常菜,像是在領悟一門有關手指和鼻子的學問。風味之中,自有修行與愜意。

屋外的空氣中帶著一絲寒意,廚房裏卻瀰漫着溫暖的甜香氣味:肉桂、茴香、肉蔻皮、丁香還有生薑。我正在烘製德國薑餅(也叫聖誕小餅乾),它們聞起來就像冬季的市集那麼宜人。烘焙薑餅的感覺就如同是在溫和地抗拒廚房外那個嚴酷的世界,在疫情的第二個年頭,這種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爲強烈。

與那種在超市裏可以成袋買到、經過工業化生產、裹著巧克力糖衣的桃心甜點不同(雖然那種點心我覺得也不錯),我正在做的薑餅是長方形的,每個薑餅上都點綴了一個糖衣櫻桃加四個白杏仁(每個角各一個)。據說,在葛林童話《漢塞爾與格蕾特》原著中,巫婆家的牆壁和屋頂就是用這種餅乾做的。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古老的配方,恐怕只能從某位老祖母那兒得來。

並不是說那就是我的祖母。我的外祖母既不是德國人,也不喜歡烘焙。作爲她家族裏的第一位大學生,她擔心如果學會了太多廚房技能,就有可能會永遠呆在那裏了。若是隻接受外祖母的款待,那麼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除了餡餅現成品之外啥也喫不到。外祖母覺得,在原本可以閱讀巴爾扎克的時候去烤蛋糕就是浪費時間。她管我叫小丑,就因爲我喜歡做飯(和看電視)。

您已閱讀10%(463字),剩餘90%(42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