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應用

在軟體世界中找到人的定位

希爾:我們正被大量旨在幫助遠距工作的應用淹沒。但是,要學會協作,人們不僅需要技術平臺,還需要協調員、教練、導師或嚮導。

在電影《證人》(Witness)中,逃亡中的英雄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把一個壞人引入筒倉,然後引發穀物洪流,在幾秒鐘內淹沒了他。

當我聽到高階主管們興奮地讚美許多幫助遠距工作的協作工具的好處時,我想起了這幅場景:Webex、Skype和無處不在的視訊會議工具Zoom;即時通訊工具Slack、文檔共享工具Box;用於視覺協作的Mural;Facebook的Workplace和微軟(Microsoft)的Teams。清單很長。

糖果公司瑪氏食品(Mars)的首席數字官桑德普•達德蘭尼在(Sandeep Dadlani)在英國《金融時報》最近舉辦的「未來工作」(Future of Work)會議上熱情洋溢地說:「所有這些東西將融合爲一個完整的工人、工作場所和工作『筒倉』。」這可不是我希望受困的筒倉,在成堆的不同應用下窒息。

您已閱讀22%(369字),剩餘78%(13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安德魯•希爾

安德魯•希爾(Andrew Hill)是《金融時報》副總編兼管理主編。先前,他擔任過倫敦金融城主編、金融主編、評論和分析主編。他在1988年加入FT,還曾經擔任過FT紐約分社社長、國際新聞主編、FT駐布魯塞爾和米蘭記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