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應對舉措造就的贏家與輸家

不同的疫情應對舉措導致不同的結果,一些亞洲國家有望在2020年實現成長,而西方的一些國家則面臨嚴重的經濟收縮。

對於義大利運動服裝集團泰尼卡(TECNICA)的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雷米焦•布魯內利(Remigio Brunelli)來說,隨著北京的生活恢復正常、消費者重拾信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感覺幾乎就像一段過去的糟糕回憶。

布魯內利表示,歐洲和中國在這方面的差異顯而易見。「舊大陸(指歐洲)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我們預計這種情況至少還會再持續6至12個月。而另一方面,在亞洲——尤其是在中國——人們有信心。」

布魯內利的言論顯示出,應對新冠疫情的不同方式如今導致了結果的巨大差異。中國大陸、臺灣和其他亞太經濟體有望在2020年實現成長,而新冠病毒肆虐的國家則面臨嚴重的經濟收縮。

您已閱讀16%(301字),剩餘84%(15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