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霍爾文章檔案

如果美國撤出,北約會發生什麼?

美國軍隊一直是該聯盟的基石。但隨著美國優先事項的轉變,包括在中東的調整,歐洲盟友正面臨新的壓力。
6天前

歐洲的MAGA民粹主義者正在崛起

在加拿大或澳洲,MAGA民粹主義者受到選民的羞辱,但在歐洲,支持川普仍能帶來一些紅利。
5月20日

MAGA
歐洲的MAGA民粹主義者正在崛起

在加拿大或澳洲,MAGA民粹主義者受到選民的羞辱,但在歐洲,支持川普仍能帶來一些紅利。
5月20日

喬治•西米翁,接近上位的羅馬尼亞極端民族主義總統

這位前足球流氓利用了公衆對政治建制的厭惡情緒。
5月10日

喬治•西米翁,接近上位的羅馬尼亞極端民族主義總統

這位前足球流氓利用了公衆對政治建制的厭惡情緒。
5月10日

西班牙電網是如何崩潰的?

此次斷電讓人們關注歐洲基礎設施的韌性,以及擺脫化石燃料的進程可能帶來的影響。
4月30日

美歐在烏克蘭談判問題上的分歧令歐洲陷入兩難

川普提出承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這給烏克蘭和其他歐洲國家敲響了警鐘。
4月24日

川普抨擊「烏克蘭拒認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

美國總統稱,基輔方面的立場「非常不利於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
4月24日

歐洲人期待北約爲烏克蘭和平部隊提供資產

根據法國和英國領導的會談中正在討論的一項提議,北約的指揮和控制結構將被用於在烏克蘭部署一支所謂的安撫部隊。
4月3日

川普稱不達成協議將對俄石油徵收二級關稅

美國總統表示,他對俄總統普丁在停火談判中拖拖拉拉感到「憤怒」。
3月31日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拒絕在川普和歐洲之間做出「幼稚」選擇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表示,她將尊重美國這個義大利「第一盟友」,同時努力避免跨大西洋裂痕。
3月28日

川普爲何對烏克蘭核電站感興趣?

白宮提出美國「所有權」,但澤倫斯基表示他只希望美國幫助收復扎波羅什核電站。
3月21日

美國尋求重新談判烏克蘭礦產協議條款

川普政府希望烏克蘭同意有關誰擁有和控制一個聯合投資基金的詳細條款,並將俄羅斯控制下的烏克蘭核電站納入更廣泛的經濟協議。
3月21日

北約
歐洲軍事強國計劃從美國手中接過歐洲大陸防務重任

英國、法國、德國和北歐國家正在就從美國手中有序轉移歐洲國防責任進行非正式討論。
3月21日

核擴散
爲什麼歐洲無法只依靠法國的核保護傘

馬克宏已邀請其他歐洲領導人討論是否能夠以及如何利用法國的核武庫來威懾俄羅斯未來的侵略。
3月18日

如果烏克蘭決定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繼續戰鬥會怎樣?

雖然基輔已同意可能停火,但該國大多數人都認爲戰爭仍將繼續,並保留著繼續戰鬥的意願。
3月16日

烏克蘭和俄羅斯能否實現持久和平?

基輔支持暫時休戰,但任何最終協議都需要解決棘手的問題。
3月14日

烏克蘭表示願意接受美國斡旋的30天停火協議

烏克蘭接受停火協議後,美國表示將「立即」恢復情報共享和軍事援助。
3月12日

法德兩國就「購買歐盟」武器發生爭執

柏林表示,新的1500億歐元國防工業資金應向非歐盟夥伴開放,但巴黎不同意。
3月9日

烏克蘭
澤倫斯基與川普發生衝突後,歐盟聲援烏克蘭總統

除匈牙利總理外,其他26位領導人一致對基輔表示支持。
3月7日

美國暫停與烏克蘭共享情報

此舉將嚴重削弱烏克蘭軍方識別和打擊俄軍目標、尤其是移動目標的能力。
3月5日

英國未認同馬克宏「俄烏有限休戰」提議

法國總統提議俄烏在空中和海上有限休戰一個月,以驗證俄羅斯的意圖。但英國高官指出,這隻會讓俄羅斯有機會重新部署和集結部隊。
3月3日

歐洲的烏克蘭救援任務:留住川普

歐洲主要大國齊聚倫敦峯會,希望從搖搖欲墜的戰後秩序中挽救一些東西。
3月3日

澤倫斯基拒絕要求俄烏立即停火的呼籲

不屈的烏克蘭總統認爲,沒有必要爲他與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發生的激烈爭吵做出彌補。
3月3日

英法在美烏白宮爭吵後提出歐洲版和平計劃

馬克宏和斯塔默提議俄烏「在空中、海上和能源基礎設施方面」初步休戰一個月。
3月3日

川普和澤倫斯基在橢圓形辦公室的爭執將讓普丁欣喜若狂

不難想像,美國總統和他的副手早就謀劃好與烏克蘭領導人爭吵。
3月1日

歐洲人團結在澤倫斯基周圍,但難以制定捍衛烏克蘭的計劃

橢圓形辦公室的攤牌暴露了美國與歐洲之間的巨大裂痕。
3月1日

美烏礦產協議的條款是什麼?

烏克蘭從川普政府獲得了一些讓步,但沒有獲得戰後安全保障。
2月27日

馬克宏所稱的烏克蘭問題「轉折點」缺少川普的承諾

繼法國總統之後,英國首相也將赴華盛頓尋求川普對美國爲戰後的烏克蘭提供「後盾」的支持。
2月26日

澤倫斯基提出下臺換停戰及北約席位

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三週年的前一天,烏克蘭總統發表了上述言論。
2月24日

北約
羅馬尼亞:俄羅斯要求北約部隊撤出東歐

儘管美國代表團據悉在首輪談判中拒絕了俄方提出的北約撤軍要求,但無人能保證川普最終不會做出這一讓步。
2月20日

英法計劃向戰後的烏克蘭部署空中力量支持的「再保證部隊」

仍在完善中的提議將讓對俄具有重大優勢的西方空軍發揮更大作用,但仍需要美國的大力支持。
2月20日

馬克宏表示,歐洲必須對川普的「電擊」做出回應

法國總統告訴FT,歐洲大陸應「振作起來」,確保自己的未來。
2月15日

川普的新經濟戰爭

總統對盟友和競爭對手的最後通牒和要求表明,他將利用美國的金融實力作爲「大棒」。
1月25日

美國
川普敦促歐佩克壓低全球油價

美國總統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時稱,他將堅持要求全球央行在油價下降之後「立即」降息。
1月24日

歐盟計劃出臺泛歐電動汽車補貼

布魯塞爾面臨的一個挑戰是,要設計一個既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又避免補貼流向中國汽車製造商的計劃。
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