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持續,美國挑起的大國競爭不斷升級,一系列短期衝擊已經演變成了長期約束。回顧1976年以來的經濟史,幫助中國經濟突破各種長期約束的最重要原因,無外乎「思想解放」四個字。
一、內循環的空間已然變小
經濟以內循環爲主體,簡單講就是擴大內需、補齊消費的短板。在一個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供給過剩的經濟體裏,中國依賴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如果擁有巨大消費能力的歐美國家據絕購買中國商品、撤出在華投資,那麼中國經濟將面臨很大的萎縮壓力。因此,能夠匹配生產能力的消費水準,就成了中國經濟成長的長期約束。在這個意義上說,即便沒有外部的變化和壓力,擴大內需也應當是一個主動的政策選擇。
您已閱讀11%(299字),剩餘89%(23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