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雙循環」的核心脈絡

程實、錢智俊:中國「雙循環」不僅是百年變局下修復經濟均衡的應對之策,更是長遠驅動內外經濟均衡水準的躍升,成爲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關鍵一步。

「大道至簡,大音希聲。」化繁爲簡地把握中國經濟「雙循環」的核心脈絡,有助於更準確地理解這一新格局的本質內涵、全域性思路和戰略定位。

在「全球-歷史」大座標系下,無論是「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均將蘊含雙維度的動態演進。其一是循環的內部變動,指向了「行穩」目標。其二是循環的整體變遷,指向了「致遠」目標。由此衍生出「雙循環×雙演進」的四條主脈,共同構建起中國經濟在新發展格局下的動態運行體系。

基於這一體系,中國「雙循環」不僅是全球百年變局下修復經濟均衡的應對之策,更有望長遠驅動內外經濟均衡水準的躍升,成爲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關鍵一步。伴隨這一進程,指向「行穩」的主脈將引致「低β」,指向「致遠」的主脈將強化「高α」,從而有望賦予中國經濟金融以富含稀缺性的全球配置價值。

您已閱讀11%(334字),剩餘89%(25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