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社會

醫療悲情背後的拖拽效應與預期管理

劉遠舉:隨著老齡化的加深,在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佈不均的情況下,控費就有可能常態化。那個時候就需要靠人脈、黑市去競爭醫保資源了。

引爆輿論的殺醫事件已經過去了兩週,輿論熱度正在逐漸退散,正好可以冷靜地討論一下背後的深層次問題。

拖拽效應

人們對幸福生活的需求慾望——想喫牛肉、想喝葡萄酒、想買包包——是受他們經常在電影中、社群媒體、短影片中看到的所影響的。施加這個影響的羣體,往往是一國的高收入人羣。一般而言,這個高收入羣體並不是位於收入頂層的富豪層,而是在平均收入線以上,有著較大數量上中產。他們消費的商品與服務,被視作「可及的幸福」的象徵與示範,極大影響一國居民對於「消費品類」慾望。

您已閱讀8%(227字),剩餘92%(24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遠觀近思

劉遠舉,重慶人,先學理工科再學經濟學,從事過諮詢行業,現爲自由撰稿人。關注時政、財經、科技,旨在探尋現象背後的事實與公正。文風理性、客觀,且用人性的溫度替換虛僞的中立。微網誌ID@劉遠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