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是什麼把醫生推向了矛盾第一線?

劉遠舉:釐清刑事案件與醫患糾紛,更需要看清的是背後的系統性因素,這些因素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也把醫生推向了矛盾第一線,風險第一線。

12月24日早上6時許,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副主任醫師在正常診療中,遭到一位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致頸部嚴重損傷,不幸去世。

事件之後,12月28日,在回答有關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問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法規司司長趙寧談及了民航總醫院女醫生被扎傷致死一事,表達了痛心和憤怒:「這不是醫療糾紛問題,而是非常嚴重的刑事犯罪。對任何形式的傷醫事件零容忍。」

從法律層面說的,凶手犯下的是刑事犯罪,這當然沒有疑義。但與此同時,悲劇的受害者是醫生,行兇者是患者家屬,他們之間的關係是醫患關係,而行凶是發生於醫院的,那麼從事件的原因與場合說,這仍然屬於醫患關係。醫療糾紛與刑事犯罪,這是對同一案件的不同觀察角度,並不相互排斥,屬於「既是……又是」的關係。這兩者不需要釐清,本來就兩個層面的事。

您已閱讀13%(340字),剩餘87%(23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