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避稅天堂

數據有助於揭示現代金融的真相

邰蒂:金融穩定委員會和國際結算銀行的數據揭示出銀行與非銀行實體間的資金流動狀況,但這種努力還需加強。

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見上圖)上到底在發生什麼?這是涉及公司稅時常常提出的一個問題。例如,本週經合組織(OECD)呼籲消除允許跨國公司利用像這塊英國海外屬地這樣的地方減少應繳稅款的漏洞。

隨著爭論進行,全球化還有一個更值得討論的方面:與離岸中心相關的資金流動,尤其是銀行與非銀行實體間的資金流動。直到最近,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活動似乎還籠罩在迷霧之中。沒錯,長期以來監管機構一直公佈受監管銀行在岸活動的相關數據。但對於非銀行實體的資金流動,人們能獲得的資訊卻很少,尤其是當它們處於不透明的離岸地點時。

現在這種情況開始改變了。一個原因是,近10年來,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一直在發佈有關非銀行實體(俗稱「影子銀行」)的數據。該委員會是一個總部位於巴塞爾的實體,成立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上個月,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也開始公佈關於銀行與非銀行實體間跨境資金流動的數據——甚至包括不透明的離岸中心。

您已閱讀29%(460字),剩餘71%(11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