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9年5月2日,文藝復興巨匠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在法國盧瓦爾河谷地區(Loire Valley)阿姆博斯(Amboise)的克洛•呂斯莊園(Château du Clos Lucé)中去世,終年67歲。達芬奇是文藝復興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藝術家、發明家和科學家,是佛羅倫斯著名公證人皮爾諾•達•芬奇(Ser Piero da Vinci)與農夫的女兒凱特琳娜(Caterina;僅此受洗的名字流傳於世)的私生子。由於家庭出身的原因,他基本上未接受過正規教育,也從未掌握當時佛羅倫斯精英社會的通行語言:拉丁語。憑藉無窮的好奇心、非凡的觀察力和自學能力,他在藝術創作,以及數學、天文學、工程學、軍事科學、解剖學、植物學、光學、流體力學等領域取得了大量成果。達芬奇一生興趣非常廣泛,他所著手的許多繪畫作品和科學研究未能完成,但他超前於時代的洞察力、想像力和探索精神卻激勵了後世無數的藝術家、思想家和科學家。
達芬奇傳世的油畫作品極少,世上現存的、被藝術史專家認定、完全或者部分由達芬奇創作的繪畫數量僅爲20幅左右。學者們研究他藝術創作與科學探索的重要線索來自於他流傳下來的近4,100張手稿,其中絕大部分完成於他人生的最後二十年。今天,這批手稿大多爲全球各博物館所收藏,也有少數爲私人收藏家擁有。例如,1994年微軟公司的創辦人比爾•蓋茲以三千零八十萬美元購得達芬奇於1506-1510年期間創作的72頁「萊斯特手稿」(Codex Leicester),其中包含了他對天文學、機械科學、植物學、數學和建築學的思考與探究。
2019年是達芬奇逝世500週年,歐美各大博物館先後舉辦達芬奇作品展,紀念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當今,藝術與科技的話題被廣泛討論,達芬奇對跨學科知識的思考和探索與我們的社會發展具有前所未有的相關性。今年7月底,耶魯大學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出版了由知名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學者、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策展人卡門•邦巴赫博士(Carmen C. Bambach)歷時24年完成的四卷巨著《被再發現的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Rediscovered)。這套書是全球目前最完整的研究達芬奇的著作,通過詳盡的資料,以文史考證結合人物傳記的方式,對他的人生經歷進行了構建,爲人們深入瞭解達芬奇提供了重要的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