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火熱的展覽《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的海報,選擇了畢加索1906年的一幅自畫像。
1906年,畢加索25歲,對著鏡子,像速寫一樣,畫下萌萌的自己。此時的畢加索,已經完全走完了古典主義、藍色時期和粉紅色時期,距離他給現代美術史開天闢地,僅僅早了一年。而展覽的標題,就叫做《天才的誕生》。沒錯,一年之後的1907年,畢加索畫出了《亞威農少女》,成爲現代繪畫史上最重要的作品。美術史學家貢布里希評價到:「畢加索之所以是8000年來繪畫史上最重要的畫家……因爲他的時代是繪畫遭遇攝影和各種技術強烈挑戰的時代,繪畫藝術走到了盡頭,很多畫家都改行了,而畢加索,爲繪畫找到了出路。」展覽海報沒有選擇畢加索最具代表性的、讓人敬畏的史詩級的、複雜的作品,而是用這麼一個速寫一樣的「萌」畫像,開啓了大師的親和力之路,這個行銷策略,還真飽受讚譽。
「萌」,如今在中國大眾文化中,是最有親和力的元素之一。消費心理學家曾經分析過,當物質水準解決了溫飽的問題,人們會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個人的情感;而這個時候,孩子氣的東西,會被人們(包括成年人)所珍視。當代中國人,小福而安,喜歡萌、喜歡hello kitty、喜歡米菲、喜歡宮崎駿,都是一些輕盈素淡的調調兒——這些現象都不是偶然的。可以說,萌文化,是當代最具市場價值的文化產品之一;也可以說,喚醒消費者的童心,也是資本運作的重要手段。
您已閱讀27%(584字),剩餘73%(15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