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蔡徐坤與周杰倫的擁躉們在社群媒體上演了一場「明星排位戰」,這場持續近一週的流量比拼終以蔡的粉絲團宣佈「退賽」而告一段落,但這也足以顯示21歲的蔡徐坤所具備的「圈粉」能力。一個月前,他爲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下稱「UCCA」)舉辦的大型展覽「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錄製了音訊導覽,他的形象也出現在展覽的宣傳資料中。在蔡徐坤版音訊導覽上線後,即有他的衆多粉絲來UCCA排隊,他們不但組織粉絲團分批次有序觀展,還自制了圖文並茂的學習材料;另一方面,藝術圈的少數「鐵粉」卻在強烈質疑,認爲啓用蔡徐坤介紹畢加索簡直「掉價了」。類似的議論已不是第一次,當蔡徐坤代言PRADA時,就曾有網友驚呼「瘋了」。向以當代性和國際化著稱的UCCA,爲何要以年輕族羣追捧的中國年輕明星作爲「公益宣傳大使」?最大程度地撬動中國的人口紅利或許纔是其首要考慮,藝術也要從「娃娃抓起」,既然奢侈品牌們均已如法炮製,20世紀藝術史的流量之王又何樂不爲呢?
畢加索與中國的淵源
“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這頂桂冠,幾乎長期爲畢加索獨享,即便在過世後的近半個世紀,畢加索熱仍持續不斷,然而,這位紅遍整個星球的超級明星,在中國的境遇卻是八卦過多、真跡太少。中國境內公立美術館的畢加索藏品可謂屈指可數,時至今日,中國美術館僅擁有四幅他的油畫原作,且全部來自1996年德國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的捐贈;民間曾展出的畢加索,十之八九是徒有其名,精彩度遠未達到及格水準甚至真僞難辨。2019年6月15日開幕的「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打出了「中國迄今爲止最大規模畢加索真跡展」這一廣告語,意在扭轉這一現狀。該展展品全部來自於法國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這家機構的絕大多數藏品,皆爲畢加索在世時本人所藏,並由其繼承人代稅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