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美酒

中國洋酒消費地圖

範庭略:在高級粵菜餐廳裏,葡萄酒、干邑和單一麥芽威士忌是常客,火鍋則與啤酒相伴。京滬和華東一線城市是洋酒的核心陣地。

社交時代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將快樂分享給朋友,有時晚上出去喝一杯,喝酒的人還不如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喝酒的更開心。

不久前, 騰訊和保樂力加公司聯合推出《洋酒興趣粉絲藍皮書》的消費報告,詳盡分析了中國洋酒消費細況。這份報告顯示,今天過著「996」生活的中國年輕人去酒吧喝酒的最初原動力是逃避,又或者是釋放,他們樂意「用一杯酒承載無處安放的青春」。

據這份報告,中國酒吧從2010年的2.82萬家發展到2017年的5.96萬家,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另外,中國酒水市場2016年規模爲2050億美元,2021年預計會達到4500億美元 。而作爲騰訊這樣的社群平台籠絡著中國98%網路網民,以及佔據著58%的網路時間,在規模相當大的樣本中,這份報告對於葡萄酒、香檳、單一麥芽威士忌、調和威士忌、干邑以及白色烈酒(包括伏特加、力嬌酒、朗姆酒、金酒和龍舌蘭酒等)都做了極爲詳細的分類,中國市場在08年奧運會之前將威士忌歸於棕色烈酒裏面,之後很快就從棕色烈酒中單列出來了威士忌和干邑,進而又把威士忌的種類拆分爲單一麥芽威士忌和調和威士忌,這樣的分類也體現了消費人口的細分。 而對消費者年齡的劃分則是隨著身體對酒精的承受能力而不斷變化的,18歲到24歲,屬於白色烈酒和調和威士忌的世界;25歲至30歲則開始進入香檳的世界。記得當年西方有一句形容單身漢的說法就是「單身漢家裏總有好香檳」,看來今天也成爲了中國單身男士家中的壓艙貨。進入崢嶸歲月的31歲至35歲,這個階段是屬於單一麥芽威士忌的。現在去各種威士忌酒吧的吧檯上去看看,雖然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古訓已經被蓄鬚和花臂給替代了,但是喝一杯單一麥芽威士忌,再聊聊跑車和陀飛輪手錶,還是顯得很有格調。

您已閱讀38%(714字),剩餘62%(11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