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響水爆炸:中國地方政府治理失敗的樣本

鄧聿文:壞的監管和治理,總是政府單向壟斷公共權力,政府是唯一的治理主體,或者其他主體只是政府的附庸。

一聲巨響,78條鮮活的生命就沒了。

發生於江蘇鹽城響水縣天嘉宜化工廠的這起爆炸,是近年中國除天津濱海爆炸案(見文首照片)之外死傷人數最多的一起事故。它讓之前中國政府大力整治各類事故的努力化爲烏有,可以看作中國地方治理失敗的樣本。

好的治理,首先表現爲好的監管。政府雖是監管之主體,但監管並不只是政府唱獨角戲,企業、社區和公民個體也應參與,是這些多元主體合作監督和共同治理的過程。也即,政府對民冤或者公衆關注的問題能夠及時回應、積極解決,而大眾亦能理解自己的公共責任,自覺履行義務,主動參與公共事務。多元主體既各守本分,不侵入對方領域,又通過共同參與、互動、回應和監督,打造安全、和諧、活躍的社區/社會環境。這也就是專家所言的善治。

您已閱讀13%(313字),剩餘87%(21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