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3年發現了人工混合遺傳物質的「重組DNA”(recombinant DNA)技術以來,基因編輯是生物科學界最大的技術進步。重組DNA開啓了遺傳工程時代,並帶來了1990年代基因改造作物的商業化。如今,基因編輯技術讓研究者們頭一次可以迅速可靠地對特定基因作出準確改變。但繼去年一項歐盟裁決將它等同於被嚴格監管的基因改造技術後,基因編輯在農業上的應用如今懸而未決。
關注基因編輯——或基因組編輯——的報導主要關注它的人類應用,尤其是有關中國基因編輯嬰兒的爭議。但基因編輯也有改變農業生產的潛力,舉例來說,對作物進行基因編輯,讓它們抗病,或者研發生長更快速的牲畜品種。改變的程度將取決於不同國家的不同規定。
因爲基因編輯通常改變植物現有的基因,而非加入外來的基因,基因編輯的支持者希望它可以避開減緩了基因改造技術應用的批評和監管審查。在美國和加拿大,當局最初的回應是基因編輯作物不歸基因改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相關監管規定管理,但是歐盟持不同觀點。
您已閱讀18%(449字),剩餘82%(20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