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企業集中度一直在上升。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美國和歐洲公司的盈利和虧損比二十年前更加集中。那麼,爲什麼成立「國家冠軍企業」(national champion,受到國家保護和支持的大公司)的呼聲也在升高?
歐洲政策制定者希望成立能夠與美國或中國大公司相競爭的法-德企業巨擘。德國政府可能利用其在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的股權,促成該行與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合併,從而成立一個由國家支持的企業巨擘。在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宣稱,分拆像Facebook或谷歌(Google)這樣的公司可能意味著輸掉與中國的技術競爭。美國政府官員敦促石油行業支持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並威脅包括德國和英國在內的國家稱,如果它們與中國的華為(Huawei)做生意,就會失去美國的情報資訊。
中國崛起加上其國家支持的資本主義模式是明顯的觸發因素。儘管北京方面現在有意淡化《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中國製造2025》助長了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民族主義——但它支持本土企業的基本戰略沒有改變。美中貿易戰可能進一步割裂市場,歐洲人和發展中國家將不得不就他們想要使用哪一方的5G網路、晶片和數字技術做出決定。
您已閱讀31%(551字),剩餘69%(12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