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視野
FT大視野:金融危機10年後投行復興

投行業利潤已回升至危機前水準。但因危機後監管規定,投行股東權益大幅上升,股本回報率還遠未迴歸昔日水準。

當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在差不多10年前倒下時,沒有幾家華爾街銀行比花旗集團(Citigroup)在經受由此帶來的衝擊方面處境更糟糕。雖然多數競爭對手在2007年都實現了豐厚利潤,但在次級抵押貸款上的下注遭遇嚴重問題後,花旗的利潤早已從215億美元驟降至36億美元。

然而,在這場破壞性威脅如此大的危機爆發10年後,花旗投行部門主管詹姆士•福雷塞(James Forese)現在卻能不帶諷刺意味地表示:「我覺得沒什麼疑問,我們是危機以來的贏家。即使與2005/06年的(高點)時期相比……我們部門如今也比那時強健多了。」

金融危機爆發10年後,福雷塞並非唯一迎來看似不大可能的投行業務復甦的銀行家。實際上,英國《金融時報》收集的數據顯示,9家頂級投行(不包括變化巨大的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去年總體集團利潤達到784億美元,高於2007年錄得的754億美元。以美元計算,行業利潤回升到了危機前水準。

您已閱讀12%(418字),剩餘88%(30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