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對中國當局的動機進行沒完沒了的推測。偶爾,當局採取生硬行動,讓清晰的資訊取代假設。週五,政府接管了陷入困境的安邦保險(Anbang Insurance),該公司一度以大手筆境外交易和逾1230億美元資產聞名。集團前領導者吳小暉將因經濟犯罪受審。記住這個警告吧:民營企業先天上不享有國家的讚許。
類似的先例是,1999年,擁有70億美元資產的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GITIC)破產。北京方面當時發出的信號是,誰都不該期望政府會爲向國有集團提供的鉅額貸款兜底。同年,黨宣告它希望中國企業「走出去」。安邦、大連萬達(Dalian Wanda)、復星(Fosun)和海航(HNA)把這個政策運用過頭了。
廣信和安邦之間的區別在於,後者用理財產品(基本上就是來自國內儲戶的貸款)爲自己融資。如果安邦開始在這些理財產品上違約,這個高風險融資市場上本已脆弱的穩定性可能受到威脅。這也會傷害身爲該集團借款對象的個人。這意味著,相比當年外國投資者被迫大幅減記其向廣信提供的貸款,有序清盤更爲可取。
您已閱讀63%(440字),剩餘37%(2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