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以前的老師回憶起年少的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東德的校園裏四處奔跑著,穿著共青團組織德意志自由青年同盟(FDJ)的藍色襯衫。後來,默克爾在FDJ擔任宣傳祕書,同時也是東德科學院的物理學家。即使從不信奉共產主義,她也安於當時的現狀。
這些對於一位德國總理來說,是很離奇的開端。但仍存在著連續性。從近來的五本傳記中可以看出默克爾一貫的形象,這五本傳記的作者分別是:德國的斯特凡•科內柳斯(Stefan Kornelius)、法國的馬利翁•範•倫特赫姆(Marion Van Renterghem)、英國的馬修•奎特普(Matthew Qvortrup)、荷蘭的蜜雪兒•迪•華德(Michèle de Waard)、以及菲力普•普里克特(Philip Plickert)編輯的一部批判性的、保守的德文集。這位在9月24日的大選中再度當選的女性有一種天賦,能夠定位出她所在的任何一個組織的中心。其多年的好友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曾說,默克爾似乎「是她那個時代的完美表現」。默克爾是一個機會主義者,態度經常出現180度的大轉彎,但她似乎很適合領導西方。
共產主義東德塑造了她。她從生命中的前35年學到意識形態是靠不住的;後來成爲了一名物理學家,因爲這個領域幾乎沒有受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影響;並夢想著自由地實現自我。就在柏林圍牆倒塌的幾個月後,她欣然接受了自己的使命:海爾穆•柯爾(Helmut Kohl)總理把她拉進自己的內閣,作爲女性東德人的一個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