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從德國新詞解讀德國大選

庫柏:在德國,把兩個已有辭彙拼起來就構成一個新詞。解讀德國大選的一種方式,就是看看德國現在流行的政治辭彙。

在德國,你幾乎可以無限地創造新詞,通常是把兩個已有辭彙拼在一起。因此,解讀9月24日的德國大選的一種方式,就是看看德國現在的政治辭彙,無論是「性別錯覺」(Genderwahn)還是「默克爾了」(merkeln)。

「汽車之邦」(Autoland)。好處是,汽車業是德國的經濟發動機。壞處是,汽車遊說組織往往也是德國的政治發動機,就像華爾街之於美國、或者倫敦金融城之於英國。德國的「汽車卡特爾」(Autokartell)有自己通往政界的旋轉門。最爲明顯的是,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German Automobile Industry Association)主席馬蒂亞斯•維斯曼(Matthias Wissmann)來自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ic),曾擔任交通部長。德國外長西格馬爾•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有時被稱爲西吉老伯(Siggi Pop))曾是福斯汽車(Volkswagen)監事會的政府代表,後來曾在一家爲該公司提供諮詢的傳播公司工作。

在政府的縱容下,汽車企業任意妄爲,在柴油汽車尾氣排放問題上欺騙公衆多年,直到2015年「排放門」(der Abgasskandal)曝光。汽車遊說組織還阻礙了大受吹捧的「德國能源轉型」(German Energiewende)——擺脫對化石燃料能源的依賴。德國的減排措施將只在不惹惱汽車製造商、小而強悍的「煤炭遊說組織」(Braunkohle-Lobby)、以及堅持要求政府廢棄核反應堆的環保「原教旨主義者」(Fundis)的情況下推進。

您已閱讀28%(663字),剩餘72%(17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