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以後,我應該成爲什麼樣的經濟學家?在今年伊始的幾周時間裏,人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令人尷尬。
英國央行(BoE)首席經濟學家安德魯•霍爾丹(Andrew Haldane)因將經濟學家比作天氣預報員而登上新聞頭條。唉,這不是一個恭維經濟學家的對比:霍爾丹提到了1987年10月邁克爾•菲什(Michael Fish)在英國電視臺黃金時間做出的聲名狼藉的預測,他不假思索讓觀衆放心,不會有什麼颶風,因此「不必擔憂」。之後,一場暴風雨導致英國18人、法國4人死亡。
但如果經濟學家真的像天氣預報員,那麼教訓是,他們應該繼續努力預測。氣象學家的工作不好乾,但他們乾得很好——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每天50萬次天氣測量和強大的超級電腦模擬。或許經濟預測也應該效仿這種方法。就目前而言,許多嚴肅經濟學家認爲,只有傻子和騙子纔會進行經濟預測,真正的經濟學家的工作完全不同。
您已閱讀20%(377字),剩餘80%(15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