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2016回顧:悄然改變的中國環境敘事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馬天傑:儘管看起來中國的環境故事每年都在重複,但是一些固有敘事可能正在被改寫。

剛剛過去的2016年可能會給觀察中國環境的人一個印象,似乎有太多重複的故事在上演。無論是肆虐華北的大範圍霧霾,還是2016年早些時候發生的常州「毒地」事件,似乎都在向外界表明,中國環境問題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甚至只要換一下2012年報紙上環境新聞的年份,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用在2016年的報紙上。

但正如一個數學模型,如果有越來越多的數據無法用這個模型來解釋,那麼模型本身的效用就會大打折扣。在2016年,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事實和動向,他們就像遊離在曲線之外的那些數據,正在動搖關於中國環境的那些老套故事的解釋力。以下就是2016年那些正在「鬆動」的中國環境敘事。

「中國環境很糟糕,空氣、水、土都是有毒的。」

您已閱讀10%(303字),剩餘90%(26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