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銀行

中國海外援助項目引發環境之憂

中國兩家政策性銀行爲海外能源項目提供的融資,接近西方四大多邊貸款機構的能源貸款總和。但中國66%的貸款用於資助燃煤電廠建設,令人擔憂由此帶來的環境影響。

中國「政策性」銀行向全球能源項目提供的融資,幾乎與西方四大多邊貸款機構提供的能源貸款總和相當,但中國貸款主要流向燃煤電廠,引發了對中國援助帶來的環境影響的擔憂。

一項新的學術研究發現,2007年至2014年期間,兩家中國政策性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DB)和中國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爲海外能源項目提供融資1180億美元,相比之下,世界銀行(World Bank)、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及非洲開發銀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共計發放能源貸款1190億美元。

但這項由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教授、全球經濟治理倡議(GEGI)聯席總監凱文•加拉格爾(Kevin Gallagher)、GEGI的羅希尼•卡邁勒(Rohini Kamal)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CASS)的王永中共同完成的研究報告稱,中國的貸款「高度暴露於國家、宏觀經濟、氣候及社會風險」。

您已閱讀30%(484字),剩餘70%(11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