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偶然看見一篇由波士頓諮詢集團(BCG)執行長里奇•萊塞(Rich Lesser)寫的文章,講的是20多歲的年輕人該如何「促進」自身事業的發展。萊塞的建議是基於他自身輝煌(也四平八穩)的職業經歷提出的——在寶僑(Procter & Gamble)工作了幾年後,他從哈佛取得了MBA學位,隨後在BCG工作了28年。一路走來,他對無數年輕人講過話,併發自內心地覺得應該告訴他們哪裏做得不對——以及怎樣他們才能變得更像他。
這篇文章發表在LinkedIn(LinkedIn)上已有數月,但BCG對萊塞的見解推崇備至,因此至今仍在社群媒體上推送著這篇文章。開始讀這篇文章時,我原本只是覺得有些無聊,然而通篇讀完後,無聊轉爲憂慮。文章的結論是:「憑藉自省、專注、努力自我投資、努力帶來改變,你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這是非常糟糕的建議,我得阻止20多歲的年輕人試圖照他的建議做。
他的第一條小建議是,選擇「能真正爲你帶來活力和滿足感的事情」。聽上去不錯,但這條建議有三點錯誤。首先它空洞乏味——誰也不會推薦一個讓人喪失活力、感到挫敗的工作。其次它毫無用處,因爲20多歲時,不試一試,很難知道一份工作能不能爲自己帶來滿足感。最後,它把期望值設得太高。即便最好的工作也不總是能帶來活力和滿足感。很多時候,它們或枯燥乏味,或讓人挫敗,又或兩者兼備。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是千禧一代面臨的最大問題,萊塞不應將這種差距擴大。
您已閱讀37%(596字),剩餘63%(10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