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再現三角債問題

隨著最終需求疲弱導致現金流緊張,中國上市公司去年收到應收賬款的中位數時間長達70天,爲14年來最長。這個惡性循環正在形成連環的現金流緊張和債務,影響大大小小的各類企業。

對虞幸芝來說,與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相比,時代不同了。儘管經濟不斷放緩,但上海彩生色料化學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Caison Color Material Chemical)的銷售保持得還行。麻煩在於,她的客戶——服裝生產商和包裝用品生產商——支付貨款的週期越來越長。

身爲這家染料生產企業總經理的虞幸芝表示:「對傳統制造商來說,應收賬款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如果你不接受應收賬款,你就接不到業務。這是標準的行業做法,即便沒有人喜歡它。」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而且有可能危及經濟健康。付款週期越來越長,正在形成連環的現金流緊張和債務,影響各類企業,從大型國企到較小的供應商都不能倖免,甚至波及難以支付個人賬單的員工。

您已閱讀18%(309字),剩餘82%(13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