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

從文明的角度把握中國的未來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要把中國放在世界文明中,從文明的角度看中國的未來,把握住文明的方向,才能把握中國未來的方向。

2016年4月8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在北京總部舉辦「鄭永年『重塑亞洲價值觀』研討會暨新書交流會」。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攜其新書《中國崛起:重估亞洲價值觀》、《再塑意識形態》來到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通過精彩的演講分享了他對於亞洲的崛起和亞洲價值觀、以及中國在復興亞洲價值觀中所扮演角色的認識。

從歷史文明和全球化的角度探尋亞洲和中國的價值觀

我自己也在思考共產黨的比較研究,但不是與蘇聯、東歐的共產黨比較,而是把中國共產黨放在中國幾千年歷史文明中來比較,思考共產黨的發展方向。之所以要在幾千年文明的大背景下思考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是因爲要預見中國的未來,光看改革開放以後的短短30年是不夠的,加上1949年以後的毛澤東時代也看不清楚,即使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來看也未必能夠看得清。

您已閱讀4%(355字),剩餘96%(80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