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專訪《中華的故事》主持人

英國自由撰稿人崔瑩:中國春節前後,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了六集的紀錄片《中華的故事》,受到各方讚譽。我最近採訪了這套紀錄片的主持人邁克爾•伍德,請他談了他拍攝這套紀錄片的緣由、拍攝的歷程以及他對西方媒體所塑造的「中國形象」的看法。

「每逢佳節倍思親」,身處異國他鄉,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在春節期間,觀看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的《中華的故事》也津津有味:面對行雲流水的中國書法,主持人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解析杜牧的詩「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邁克爾•伍德徜徉在金華古村落小巷,講述李清照的女性主義意識和她如何流落到金華;邁克爾•伍德還拜訪玄奘故里,爲玄奘打抱不平,說玄奘幾次申請許可證前往國外都被拒絕,然後只能偷偷去西天取經……這部6集紀錄片生動、幽默,充滿資訊量,令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繁榮熱鬧的今天,一覽無餘地展現在觀衆眼前。

BBC的官網介紹,該片包括《祖先》、《絲綢之路和中國船艦》、《黃金時代》、《明朝》、《末代王朝》和《革命時代》,在片中,邁克爾•伍德開始了他的歷史之旅,他探索中國的故事、中國人和中國的地貌,瞭解過去4000多年中國的獨特性和中國的智慧是如何造就的。與之前BBC播出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中國的祕密》以及《中國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風格完全不同,《中華的故事》對中國沒有任何譏諷、嘲弄或指責,而是較中肯、客觀地再現了中國的形象。海外學子和華人、華僑終於看到一部不再「黑」中國的紀錄片,而這部紀錄片也博得了英國觀衆的認可。愛丁堡大學天文系安迪•勞倫斯教授評價,「這部紀錄片非常有意思,像是跟著主持人在中國旅行,我對第三集中提到的宋代科學家蘇頌很感興趣,很想去看看他發明的水運儀象臺。」

這部紀錄片的策劃、撰稿人,也正是片中的主持人、67歲的英國歷史學家邁克爾•伍德。春節期間,在觀看完《中華的故事》前三集後,我聯繫上正在倫敦的辦公室忙於《中華的故事》第六集剪輯工作的邁克爾•伍德,趁他下午茶歇時間,對他進行了電話採訪,瞭解他拍攝這套紀錄片的緣由、拍攝的歷程以及他對西方媒體所塑造的「中國形象」的看法。

您已閱讀14%(778字),剩餘86%(47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