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16中國兩會

從供給側看中國金融監管誤區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劉俏:中國金融改革的目標不是把規模繼續做大,而是提高資本效率。按這一標準,目前股市、地方債和網路金融的監管思路都有誤區。

【編者按】本文爲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劉俏在「2016兩會後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會」上的發言實錄。作者授權FT中文網發佈。

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始,到今年「兩會」,一直講 「三去一降一補」(指「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編者注)。我講的幾個關鍵詞,無一不與金融改革有關係,特別是補是「補短板」。我認爲,金融體系本身可能已經成爲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短板。

中國債務率太高、資本使用效率太低下

您已閱讀6%(202字),剩餘94%(33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